《卖炭翁》中“身上衣裳口中食”的“裳”,读chánɡ还是读shanɡ?
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24课《唐诗三首》第三首诗是《卖炭翁》,其中有一句“身上衣裳口中食”,课本上没有注释,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,“身上衣裳口中食”的“裳”,读chánɡ还是读shanɡ?
如果“衣裳”一词出现在现代汉语中,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,读“shang”。在现代汉语中,“衣裳”就是读作“yīshang”。问题在于,《卖炭翁》是一首古诗,事情就稍微有点麻烦了。
如果我们翻开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我们会发现,“裳”是一个多音字,有两个读音,分别是chánɡ和shanɡ。这时候,我们就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“裳”究竟读哪一个音。
先看裳(chánɡ),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第7版)的解释是:
古代指下身穿的衣服,类似现代的裙子(男女都能穿)。
这就表明,“裳”在古代指的是一类衣服的总称,指的是下身穿的衣服。 这里有必要引入一点古代文化常识。古汉语中,“衣”有广狭二义。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丝织品,包括头衣、胫衣、足衣等,狭义的衣指身上所穿的;当衣和裳并举的时候,就只指上衣而言。[1] 按照王力先生的观点,古汉语中“衣裳”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复合词,“衣”指的是上衣,“裳”指的是下衣。所以,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结论:古汉语中,“衣裳”读作“yīcháng”。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,我们翻开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,可以看到“裳”只有一个读音:”chánɡ“。
至此,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,在古诗文中,“裳”应统一读chánɡ。《木兰诗》中“着我旧时裳”,郦道元《三峡》“猿鸣三声泪沾裳”,白居易《卖炭翁》“身上衣裳口中食”中的“裳”都应读chánɡ。 那么,问题来了,什么时候读“shang”呢? 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会告诉我们答案。
从《现代汉语词典》的解释中,我们可以看出,“裳”字一般只在现代汉语“衣裳”一词中读轻声shanɡ,并且这是一个口语用词。由此观之,裳(shang)是不会出现在古诗文中的。 所以,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结论:古诗文中的“裳”统一读作“cháng”。
参考文献: [1] 王力: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》,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4年版,第20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