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主题党日”活动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,对于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、强化党员教育管理、规范日常议事具有重要作用。但在实际工作中,一些基层党支部为了开短会、简化程序,让“主题党日”替代“党员大会”,导致“党员大会”决策议事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。
针对这一苗头性问题,党支部在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、开展“主题党日”活动中需紧盯“活动”和“议事”、“主题”和“议题”、“时间”和“次数”三个关键点,在概率、范围、程序上加以区分,确保“主题党日”活动高效开展,“党员大会”决策议事鲜明。
紧盯“活动”与“议事”,注意在概率上区分。
“主题党日”是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活动,组织党员集中学习、过组织生活、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,是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。从概率来看,“主题党日”就是一项活动,开展中可包含民主议事,党支部需长期规范坚持;“党员大会”是党支部的决策议事机构,主要职权是研究制定党支部贯彻落实意见,听取、讨论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,选举支部委员会及出席上级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,讨论并决定党支部的重大问题,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,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、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及其他重大事项,是党支部的最高决策议事主体,通过会议民主表决来体现决策议事功能。总的来看,“主题党日”活动中可以加入议事,“党员大会”的议事中不能加入活动。
紧盯“主题”与“议题”,注意在范围上区分。
“主题党日”要把政治功能摆在首位,突出“党味”,按照“学习日、议事日、奉献日”三种形式来安排活动的主题。注意规范建立“主题党日”登记制度,原则上党支部党员全体参加,可根据活动的主题吸收发展对象、入党积极分子、群众代表参加。“党员大会”召开时党支部提前研究确定会议议程及讨论事项,主要是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、指示,讨论表决党支部重大事项、日常工作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,参加人员是全体党员,参会党员一般不少于应到会党员一半,根据需要可吸收非党员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,会前要统计应到党员数、实到党员数、有表决权党员数,要说明个别党员缺席原因,宣布会议是否有效。
紧盯“时效”与“次数”,注意在时间上区分。
“主题党日”一般每月开展1次,每次活动党支部都要研究制定详细计划,要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教育,包括重温入党誓词、咏诵党章活动、红色主题教育、政治理论学习,要突出民主议事和民主评议,包括畅谈发展思路、点评支部工作、评议基层党员,要突出岗位建设和奉献服务,包括入户走访、帮扶慰问、代办服务、志愿活动等,要让党员养成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习惯和自觉,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。“党员大会”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,也可根据情况随时召开,一般由支部书记主持,也可委托副书记或支委委员主持,按照预定的议题进行,每个党员围绕议题充分发表意见,对所需议定的事项,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,会后对做出和通过的决议进行报批或公开,并监督做好实施。
(来源:共产党员网)